○记者 汪娟 崔世进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虽然和同龄人一样坐在教室里读书,却因为家境贫困随时面临着失学的可能性,他们相比一般家庭的孩子更加坚强,但也更需要救助和关爱。“我们学校有很多品学兼优但是家境贫困的学生,为了不让任何一位寒门学子失学,学校除了争取到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开发银行助学金项目外,还争取到一些创业有成校友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发起的各类助学金,近1500名寒门学子得到经济上的援助。”近日,六安市新安中学校办室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该校爱心温暖贫困学子的情况。
“爱心捐助让我没了后顾之忧”
今年18岁的吴洋(化名)是新安中学高二学生,在他7岁时,父亲外出打工在工地上发生意外事故后去世,第二年母亲改嫁,不到10岁的吴洋只能跟着爷爷奶奶和曾祖父一起生活。
“每到新学期开学时,爷爷都不得不向家中亲戚朋友借钱交学费,这给了我无形的压力,也给了我好好学习以后考上好大学早点工作孝敬爷爷奶奶的动力。”和吴洋说的一样,从小学到初中,他的成绩都一直名列前茅,学校得知他家的情况后也经常帮他争取各种助学金。
2010年,吴洋来到新安中学就读,爷爷奶奶均年过花甲,曾祖父也年近90岁,爷爷早年患气管炎基本无劳动能力,只有奶奶在附近桃园修剪枝条赚取零用钱,一家人靠低保和种田的微薄收入生活,加上初中以前读书借遍了亲朋好友,这使吴洋一度不想读高中上大学,想辍学早点赚钱养家。他的班主任在了解情况后,一开始帮他联系了国家助学金,后来又帮他争取了“胡国赞助学金”。去年,六安市裕安区审计局领导到他家所在的裕安区江家店镇龙门村走访时了解到他的情况,先后两次捐给他家3000元。今年3月中旬,裕安区审计局又一次性捐助吴洋1.2万元,这让他暂时缓解了家庭经济的后顾之忧。吴洋在学习上表现得更勤奋了,高中以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近,裕安区审计局领导鼓励他说,如果他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名牌大学,还会继续资助他直到完成学业,在这些爱心人士的鼓励与支持下,吴洋也憧憬着自己的大学生活,他的目标是考上中国科技大学。
“我不会辜负爱心人士的期望”
19岁的白灵(化名)家住裕安区苏埠镇苏南村,2011年年底,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已经是61岁的老人,平时就靠开三轮车拉货、拉人赚点钱补贴家用。
虽然家境贫困,但白灵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不仅在校努力学习,回家以后还帮父亲做家务、干农活。学校在了解她的情况之后,积极为她争取助学金。
2011年底,助学项目“成长心连心”的爱心人士来到白灵家,实地察看后,先后多次为她捐助学费和生活费。除此以外,2012年4月份,白灵还领取了1500元国家助学金。“是因为这些爱心人士的帮助,我才能坐在教室里安心学习。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我特别努力,不能辜负这些人对我的期望。”这个坚强的小女孩的确做到了,目前,白灵每次的月考成绩都在全年级前十名之内。
白灵是幸运的,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现在她终于可以安安心心坐在教室里追寻自己的大学梦了。
“不让任何一位寒门学子失学”
在新安中学,像白灵和吴洋这样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并不在少数,该校校办室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目前有近8000名学生,而家境贫寒的学生占1500人左右。他们承担更多的家庭经济压力,随时面临着失学的可能,同时他们又勤奋好学,只要能获得资助继续读书,将来有可能成为不可多得的人才。
面对这种状况,近年来,新安中学加大了对贫困生的助学力度,除了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开发银行助学金项目外,“周汝泽助学金”和“成长心连心”资助项目是该校特色助学项目,“周汝泽助学金”是新安中学校友会以老校长周汝泽命名的、以帮助家庭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为目的的助学金项目,2013年资助10万元,受助学生50位,每人2000元。另外,“成长心连心”资助活动由社会爱心人士结对帮扶贫困学生,2013年资助学生20人,每人每年1700元,共资助34000元。同时,该校还争取到“胡国赞助学金”,该助学金是根据香港爱国人士胡国赞命名的助学金,2013年资助8名家庭贫困学子,每人2000元,资助金额共16000元。此外,该校毕业的校友李浩还成立了安徽省首个助学非公募基金,原始资金为200万元,捐资人李浩表示,该项资助将首先在六安市新安中学开展。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新安中学资助学生金额总计超过226.8万元,“我们争取这么多助学金,目的是不让任何一名寒门学子失学,让所有的寒门学子都能圆他们的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