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安中学首页】>【法规文件】>【上级文件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统筹做好新高考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7-09-14 10:22]  浏览次数:3946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统筹做好新高考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来源:安徽省教育厅 2017-9-12

皖教基〔2017〕17号

各市、省直管县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精神,适应深化课程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要求,根据《安徽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皖政〔2016〕84号),现就统筹做好新高考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稳中求进、内涵发展为工作总基调,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契机,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为导向,积极探索适应选课走班分层教学综合育人模式下改革创新的路径,为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实施高考改革在师资、教学设施设备和信息平台等方面做好准备,为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和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奠定基础。

二、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1.整体谋划,分步实施。根据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实施方案,遵循教育规律,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安排教学管理工作,制定完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方法步骤和主要措施。

2.研究先行,分类指导。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建立专业团队,开展专项研究,分类指导各地、各学校开展教学管理改革工作。

3.统筹兼顾,合力推进。落实政府主体责任,统筹利用教育资源,重点建立教师资源统筹调配机制。按照优先补齐急需急缺的原则,切实加大资源建设与保障力度。

4.立足实际,创新实践。把学校教学管理改革与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与教育信息化相结合,通过扩大学生选择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促进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二)主要目标

通过制定可供学生“选择教育”的课程设置方案,优化教师专业结构,加快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规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运用,科学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借助现代信息化手段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建立教育质量评价机制。通过高中三年教育,以培养高中学生所应具备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的,为每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提供条件,为每位学生能够适应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2017年秋季所有学校都要结合实际,根据指导意见,制定试点方案,开展试点,破解改革难点,为2018年全面实施改革提供经验和案例。

三、主要措施

(一)统筹实施,积极做好新高考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工作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推进,原来建立在行政班基础上的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新的变化,需要建立适应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的新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各地要借鉴先行试点省份的经验,结合实际,合理安排学校课程修习、有效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和实践,不断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学校课程体系。要切实增强课程意识,全面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实施力,着力健全学校课程体系。要基于立德树人育人宗旨、普通高中的基本任务,基于学校价值追求、文化传统和办学实际,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个性特长发展和选择考试科目需求,加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统一规划和设计,进一步完善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结构完整、层次清晰、递进有序的校本课程方案,满足学生不同兴趣、不同水平、不同选考要求的学习需求。分类分层开发选修课程,构建必修与选修有机结合的学科课程体系,充分满足不同特质学生的学习需求。

2.均衡有序安排课程教学。普通高中学校要切实按照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科学制定课程实施方案,统筹安排高中三年的课程,注意教学时间安排的课程之间、年级之间的均衡性和学科学习的连贯性、可持续性。一方面,要按规定开足开齐课程,严格控制每周课堂教学时间;另一方面,做好必修课程分层教学的安排,防止出现为应对学考或选考挤压选修课程课时,从而造成学生高一、高二课程多、课时紧、负担重,高三年级只应对统一高考科目的现象。禁止集中时间赶进度、强行统一学生选考科目、统一设置选考科目、简单组合分班等现象的发生。

3.充分保障学生选课权利。普通高中学校要从实际出发、科学严谨地制定课程实施方案,明确分层教学要求,逐步推行全员走班;建立选课制度,编排选课指南,指导学生根据学习兴趣特长、学科学业基础、专业发展趋向、大学招生要求自主选科目、选层次、选教学班级。淡化选考组合,实施分层选课走班要根据学校师资、教室等教学资源实际情况安排课程教学,提前告知选考科目教学班的最大容纳量,引导学生有序选择。同时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充分利用实验室、功能教室、图书馆和学校周边社会公共资源开展走班教学,尽可能满足学生选课需求。

4.积极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从选课到选考、选专业、选职业,建立和实施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成为普通高中学校的迫切需要。各地要指导学校建立学业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制度。学校要成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中心,组织与生涯规划教育相关的研讨活动,制定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实施方案,开发完善学校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和生涯测评系统,完善相关制度。学校要建立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指定专人负责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组织丰富多彩的职业讲座和体验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选择、学会对自己负责,科学制定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方向。让学生逐步明确职业性向和课程选择,理性选择选考科目、层次和进度,并将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生社团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探索建立未来职业体验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实践活动。

(二)科学谋划,切实保障新高考背景下的普通高中课程教学的资源条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普通高中学校,认真测算开展教学和管理改革所需的师资、教学设施设备和信息平台等教学资源需求,根据需求测算情况,结合正在编制的高中阶段普及攻坚计划,制定区域普通高中学校建设规划和学校标准化建设方案,统筹本区域内高中学校教学资源建设,纳入年度建设计划,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切实加大资源建设与财政保障力度,满足改革后实际教学需要。

1.加快建立适应新高考改革需要的师资配备机制。各地要根据统一的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结合测算得出的刚性需求,制定普通高中三年教师补充计划,分年招聘到位。加快推进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制度改革,探索统筹区域内教师的调配调剂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教师统一调配管理制度,以满足学校的正常教学需求;加大对富余学科教师转岗培训支持,鼓励教师一专多能;鼓励以多种方式来缓解教师配备的学科结构矛盾,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学校外聘紧缺教师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重点培育好班主任队伍、学生发展指导教师团队和管理团队。建立有效的选课走班教学模式,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师绩效评价机制和学校管理机制。

2.探索建立适应新高考改革的配备标准。各地要依据高中阶段学校的布局规划,合理界定学校办学规模,按照现有行政班级与教学所需教室不低于1:1.5的比例进行配备,充分挖掘学校现有教室资源,加大教育财政投入,通过新建或扩建部分校舍或调整招生规模等方式,解决新的教学模式下校舍场馆不足的问题。学校要立足实际制定发展规划,按照教室的小型化、多样化和专业化要求和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的原则,设置不同功能的教室,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充分调研和试点验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不同规模的基础设施设备配备标准,保证每一所普通高中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合理的、统一的配置。按照学生的选科情况,按需配置。在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校和学生的长远发展需求,合理配置常规实验室和功能教室、心理咨询室、探究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生涯规划指导中心等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教室配置。

3.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各地要围绕新高考、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提升,结合我省即将下发的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和基础环境建设指南,规划本地智慧校园实施方案,组织学校建设与应用。要不断夯实高中阶段智慧校园基础设施和网络体系建设,建立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实现智能化的排课、选课、评课、成绩采集等管理活动,解决学情数据采集、智能组卷、智能批改、智能学情动态诊断和个性化补救等关键问题。学校要重点发挥好省资源平台各项功能,积极参与资源建设工作,鼓励师生利用网络空间开展备课授课、网络研修和在线指导,引导和促进师生积极参与平台开展的各种教育教学评选活动。强化省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对学校课程教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督导评估、教师发展等一系列工作开展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强基础数据整理应用工作,学校要以应用为核心,指定专业人员负责,严把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第一手数据采集关,为数据共享、应用拓展、教育决策等提供服务。学校要善于应用省教育管理公共平台提供的基础数据和常态业务数据,根据自身需求,建立相应数据分析模型,对本校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充分发挥数据的应用价值。学校要积极探索智慧课堂环境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重塑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开展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和新型载体的试点示范应用;拓展移动学习终端、仿真实验室、创客教室等新技术、新媒体的教学应用,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模式;开展基于教育大数据的挖掘与学习分析,实现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全过程学习测评,精准掌握学情及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各地要高度重视学校信息化资源开发研究和运维管理工作,要求学校要有机构分管,有专人负责,有专门研究,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于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4.建立与新的教学模式相配套的管理制度。随着选课走班的全面实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必须随之改革。要突破传统行政班单一管理模式,探索建立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班主任和导师制结合、学科学业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举的教学管理模式。加强与选课走班相匹配的教学管理、质量监控。要针对行政班与教学班、班主任与导师并存的现象,积极开展相关研究,积极探索与走班教学相适应的学校管理制度变革。要从学科特点、学生可接受程度出发,探索长课与短课、大班教学与小班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要加快走班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研究,探索区域内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的科学方法,建立过程性与终结性、定性与定量、教师个人与教研组团队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市、县(区)教育局和各普通高中学校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推进普通高中教学和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切实改变应试教育做法,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放在首位,积极推进选择性教育,推动育人模式的转变。各市要成立新高考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由市教育局主要领导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基础教育、民办教育、纪检监察、招生考试、教科研、电教、教育装备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

(二)加强培训指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高度重视深化课程改革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普通高中学校调查研究,共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各级教研部门要切实转变教研方式,建立教研员定点联系高中学校制度,经常到学校了解情况和进行指导,挖掘和培育学校课程改革、教学管理、学科建设和课堂教学的典型,发挥辐射指导作用。

(三)强化督导考核

建立工作报备与督查制度。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汇总各普通高中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研究方案,各市教育行政部门于今年10月底前报送本地普通高中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含学年度教学计划安排表案例(省示范、市示范和一般普通高中各1所)。省教育厅将定期对省示范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和教学安排情况进行抽查,对发现的问题,根据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对辖区内的市示范和农村普通高中学校进行抽查,并将抽查及处理情况报省教育厅基教处。省教育厅将把改革试点工作纳入2017年对各市基础教育重点考核内容。

(四)加强宣传引导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普通高中学校要加大对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学管理改革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及学生都了解掌握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新变化,主动适应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各地要积极推进普通高中教学管理改革的试点工作,为全面实施积累经验。

安徽省教育厅

2017年9月8日

六安市新安中学  XJL编辑
新安中学办公室  发布

总访问量:人次 总浏览量:12047人次 日均访问:20549人次 今日访问:3564人次 在线人数:7959
六安市新安中学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05009496号 安徽教育网站前置审批号:JXQZ382
 Copyright© 2003 www.ahxa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皖西电脑有限公司六安新闻网
邮编编码:237151 办公室:0564-2311115 教务处:0564-231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