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安中学首页】>【教学教研】>【教育文摘
多管齐下补足学校劳动教育短板
  [2019-11-06 10:41]  浏览次数:1035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多管齐下补足学校劳动教育短板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9-11-06 作者:孙传波 朱永清

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加强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制定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日前,教育部网站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8039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也透露“已经研究形成了《教育法修正案(草案)》,将‘劳’纳入教育方针,下一步将按程序报送审议”。劳动不仅能锻炼身体,强健体魄,还能磨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品质,但在当下中小学教育中,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相较于德智体美教育来说,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要真正让劳动教育落地,学校教育自身应作出转变。

转变劳动观念,切实认识到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是什么?劳动是将种子育出丰收,是将沙漠栽成绿洲,是把蚕丝纺成绵绣,是把谷物酿成美酒。马克思认为,人之为人,正因为劳动,是劳动创造了人。那么,远离劳动,也必然会造成人的退化,在下一代身上这种退化已经表现出来,不仅仅反映在体质上,还反映在品质与意志上。一个没有经过劳动磨炼的人,是难以懂得生活真味的,也无法担当大任。当今学生因为繁重的学业,几乎失去了应有的休憩娱乐时间,不仅远离了劳动,而且出现了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有些学校为了升学率,不愿开展劳动教育,家长也持同样心态,甚至有教师和家长将劳动看成惩罚,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好逸恶劳,把劳动当成耻辱。事实上,劳动是塑造人不可缺少的一环,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认识到学生劳动教育的严重缺失,必须从陈腐的教育观念中解脱出来,走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认识误区,重新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

开发校本课程,强化劳动价值和劳动能力教育。学校可开发实施劳动教育的校本课程,如劳技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并设有相应的考核与奖励机制。要学生动手动脑,让他们在劳动中获得劳动成果,体会自己创造的成果带来的欢乐,从而体会到自己劳动的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高尔基说:“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新的道德,我们应当理解劳动是一种创作。”如果学生能通过劳动发现自己可以创作出那么美好的作品,从而倍加欣赏和珍惜,那么劳动教育已经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建设相应的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学农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学校可创造条件,建立相应的学农基地,让学生学习种菜、种粮食等,让他们亲身体会到每一份劳动都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从而重视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不浪费一粒粮食。此外,可开展相关学农实践活动,寻访身边的农民典范,亲身感知新一代农民的风采。当他们看到冬天大棚里碧绿的蔬菜、遍地滚的花西瓜、挂满枝丫的红番茄,定会垂涎欲滴、欢呼雀跃,进而生发出尊重劳动人民、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同时,让学生参与劳动,可以让他们感知农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可以磨炼他们坚强的意志,同时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只是社会分工不同,从而尊重所有人的劳动以及劳动的人。

家校协作建立劳动教育链,让劳动教育成常态。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敬和热爱,它还必须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通过家校合作,推动劳动教育,并将此润物细无声地链接进每个家庭。家长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懂得感恩,珍惜劳动成果,在家里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把孩子在家的劳动情况实事求是地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则要建立劳动争星榜,以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让学生持之以恒,从小事做起,从每天做起。家长要意识到,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与学校达成劳动教育共识。家校劳动教育链接持续不断,长此以往,可以让学生确实做到热爱劳动,培养其担当、付出精神,让其有勇气、有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从而练就其将来立足于社会的本领。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唐坊镇第三完全小学)

六安市新安中学 XJL编辑
新安中学办公室  发布


总访问量:人次 总浏览量:10720人次 日均访问:20549人次 今日访问:3564人次 在线人数:8730
六安市新安中学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05009496号 安徽教育网站前置审批号:JXQZ382
 Copyright© 2003 www.ahxa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皖西电脑有限公司六安新闻网
邮编编码:237151 办公室:0564-2311115 教务处:0564-231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