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教学效果如何?学生的学习成绩会不会受到冲击?2014年进入首批试点的浙江省江山市的实践证明—— “徐老师,您好!我女儿物理不好该怎么选课?不选化学对孩子未来有啥影响?孩子们该怎么上课?”今年9月一开学,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滨江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家长微信群里,家长们就炸开了锅。 自2014级学生开始施行“7选3”新高考制度以来,江山市教育局顺应改革需要,于2015年6月正式实施选课走班教学制度。2018年,全市高考第一批(一段)上线人数(不含体艺生)达612人,比2013年传统高考多出近300人。 分层教学让课堂离因材施教更近一步 高中选课走班教学制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和兴趣特点选择课程,有效解决了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的矛盾。 江山市第五中学是一所农村高中,生源较为薄弱。在高一学年结束前,学校组织学生通过网络系统进行了两次预选科和一次正式选科,在尊重学生的选科志愿前提下,将能够达到组班规模的3个套餐学生直接编成3个固定班,其他学生通过网络自由选科编成7个不同的教学班。经过一个多月的适应期后,学校在高二继续推进完全走班的模式,并在开学初完成了新高二的分班工作,即3个固定行政班和7个走班上课的行政班。打破了传统的行政班,学生们的活动空间更大。 江山五中学生周和斌兴奋地说:“我这次选了历史、化学和生物,这都是我喜欢的科目。走班教学模式很大程度满足了学生对学科偏好的需求。” 江山市少体校高中部在“7选3”选考结束后,根据学生需求再次进行语、数、英分层走班教学,具体做法是在每相邻的两个班里进行筛选分层,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编入A班,将学习能力弱的编入B班,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因人编班,效果显著。少体校英语教师陈淑娟感叹道:“分层走班教学后,同层次的学生更有利于开展针对性教学,我所任教班级的第二次英语高考平均分比第一次增加了12分,其中有一位同学进步达23分。” 使用专用学科教室对提高成绩有明显作用 一项针对全市高中的调查发现,生物、历史、地理三门学科是薄弱高中实行“7选3”新高考选课以来最受欢迎的科目。地处江山农村的江山清湖高级中学便因地制宜,特设生物、历史、地理三个专用教室。专用教室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师生上课的需求,更大大加强了学科专业性建设。 江山第五中学学科建设更加别具一格,学校生物学科教室除了常规的细胞挂图、DNA模型、小型动植物园外,还放置了许多学生动手制作的泡菜、果醋、果酒等一系列成品。而历史学科教室配置有仿古工艺展柜及各种历史模型、古代文物复原模型、数字化历史沿革演播系统、投影仪、触控一体机、中外历史长河挂图等设施,同时相关历史书籍也一应俱全。 江山第五中学学科教室的投入使用,提升了学生们思考、探索、分析、判断等一系列思维能力,更激发了旺盛的求知欲,也产生了实际效果——2015年10月,该校305名学生首次参加新高考生物选考,成绩90分以上的有20人;2017届学生共有213人选考历史,2人满分(江山市仅17人),这在学校办学历史中绝无仅有。 江山市第五中学负责人陈彬华说:“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生源并不占优势,如此优异的成绩与学科教室的使用是分不开的,学校还会继续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更多的学科教室。” 完善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多元发展创造了条件 作为浙江省一级特色示范高中,江山中学,将三年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解,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学校按照浙江省的要求,并结合江山的经济、文化、地域特点,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体系,出台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多开发、开发好校本选修课程,目前已编写了十几门优质且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选修课程教材,这些课程都受到学生热烈追捧,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找到了自己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 江山市进修学校郑志江副校长说:“分层走班选课制度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绝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都不了解、很陌生,也不知道如何选课。所以为了更精准选课,为学生未来负责,我们就创新性地开展了各类校本课程、选修课程、职业课程,目前已在全市6所高中推广,得到师生、家长的一致点赞。”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