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安中学首页】>【教学教研】>【教育文摘
培育数字时代阅读素养
  [2019-03-23 16:38]  浏览次数:1483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培育数字时代阅读素养

来源:中国教师报 2019-03-19 作者:辛涛  李刚

何为阅读素养?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指出,阅读素养是为了实现个人目标、增进知识、发掘潜能与有效参与社会生活而理解、运用和反思书面文本的能力。但是在PISA2018中,阅读素养的定义发生了改变,为了实现个人目标、增进知识、发掘潜能与有效参与社会生活,而对文本进行理解、运用、评估、反思的能力以及对阅读活动的参与。

我们需要注意有关阅读素养的两点共识:其一,阅读素养不仅是有关阅读的知识储备,还是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运用、评估、反思的一整套认知和语言能力。其二,阅读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增进知识,更是为了帮助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

网络化和信息化是21世纪社会的典型特征,阅读也随之步入数字化时代。培养21世纪学生的阅读素养,学校教育应当有所作为,也可以大有作为:

重视数字化阅读教学,重视多类型文本、跨文本阅读技能的培养。课堂教学应当加强对数字化阅读的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利用电脑、平板电脑、电子白板等电子载体渗透阅读教学。如教师在科学课上利用电子白板进行实验模拟教学时,可以利用多个超链接的方式呈现实验说明,要求学生通过机上阅读找到正确的步骤指南。文本类型的多元化与文本结构多重化是数字化阅读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适应并高效阅读当下常见的非连续文本和视觉要素文本,通过群文阅读快速了解并分析多个文本。

强调阅读评估和反思,培养高阶阅读素养。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任务设置,引导学生发展阅读评估与反思能力。如开展“争议试题阅读”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有关某一争议观点的多篇文本,让学生对文本的质量而非观点本身进行评估,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的能力。

加强阅读策略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参与度。阅读的任务管理过程对于阅读活动至关重要。教师应当强化阅读策略教学,特别是关于阅读目标设定、阅读方法选择与阅读过程监控等方面的指导,让学生知道在不同任务、不同文本中,如何对阅读进行“元把控”。此外,还需要利用“读书节”“小小图书馆”和“阅读主题课程”等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通过电子化阅读获取知识。 (摘自《中国教育报》)

六安市新安中学 XJL编辑
新安中学办公室  发布

总访问量:人次 总浏览量:36570人次 日均访问:21306人次 今日访问:3564人次 在线人数:20550
六安市新安中学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05009496号 安徽教育网站前置审批号:JXQZ382
 Copyright© 2003 www.ahxa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皖西电脑有限公司六安新闻网
邮编编码:237151 办公室:0564-2311115 教务处:0564-231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