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高考“合肥二模”考试结束后,本报编辑部收到了一些名校名师点评二模试卷的稿件,其中有几篇是由合肥三十二中教师执笔、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合肥一中三家单位教研人员联合撰写的,权威性强、分析透彻。本报特刊发该组点评文章,希望能给广大备战高考的师生以帮助。 物理:注重基础,突出能力,着力提升物理核心素养 合肥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院陶士金;合肥一中孙金殿;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物理组;执笔人:李元才 相比于往年试卷,今年的“合肥二模”试卷的导向性更强,重视基本物理知识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的考查,重视见物思理和基于基本知识建模。题目突出了以下特点:1.主干突出。突出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功能关系、电磁感应、动量、物理图象、气体实验定律、光的折射与反射等主干知识。 2. 试题注重难度梯度的设计。选择题中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有利于考生调整心态,进入物理答题状态。第25题,双杆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命题者将试题从易到难分两问设计,使得不同水平考生都能发挥,体现试卷的区分度。 3. 试题创新力度较大。虽然初看整个试卷,各道试题给人一种“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感觉,如第14 题、第15题,取材于教材而不同于教材;23 题,取材于学生实验,但考查角度经过了深度加工处理,区分度明显。第24题的动车运动素材与生产、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较好地将物理、生活与社会三者之间有机融合,考查考生在真实情景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理想模型的能力。 4. 试卷将能力考查放在首要位置,注重对物理观念及科学思维的考查。整个试卷,易、中、难试题的比例恰当。计算题在能力要求方面,适当增加了数学运算量,加强了对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考查用三角函数的辅助角公式求极值),这使大部分考生很不适应,易丢分,增加了整个试卷的区分度。 复习建议 1.加强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的复习只有对概念的定义把握准确,在真正理解物理规律、掌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整理出清晰的解题思路,顺利作答。 2.重视科学思维过程的模型构建在物理学中,很多模型都是将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理想化的结果。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积极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在做题训练中主动钻研,通过解题实践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实验探究在物理学科中的作用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现象与实验数据,科学分析其后面存在的内在规律及本质属性,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手段。实验复习时要尽量利用学校提供的实验条件,重做基础性实验,通过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和达成实验目的的实验原理,培养试验设计能力,在实验中感受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重视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形成从近几年的物理高考试题来看,教育部提倡的加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杜绝题型式学习与考查正在逐步得到落实,并将继续影响以后的高考。在考试中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计算题时,要逐步克服畏难情绪,要冷静地对题目情景、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可用方法等进行逐步罗列、组合,进而列方程求解,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较强的学术责任感。 5.回归课本,研读考纲和考试说明,坚持科学训练对课本知识加以归纳、整理,要注意教材插图和课后注释内容,重视课后习题的复习,通过“回归”教材,做到温故而知新。研读《考试说明》,把握命题方向:后期复习中,仍要不断分析《考试说明》中的经典题型示例,认真梳理考点,逐一过关。 坚持科学训练,做到规范答题:后期复习阶段,更要注意训练的科学性,多选做真题,多进行限时训练,有意识地提高读题审题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答题要简洁、规范。学会运用物理语言简述解题过程,力争分步列式。在备考的冲刺阶段,要注重做题的实效,不贪多,不图快,切实提高综合复习的效率。
化学:紧扣考纲题型灵活注重考查能力 合肥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院苏仕标;合肥一中任峰;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化学组;执笔人:夏菊花 合肥市2018 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刚刚结束,我们对本次试题进行了分析,本次试题紧扣今年的考纲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熟练运用的能力。 全卷题型和高考真题题型类似,考查的知识点也十分类似,I 卷选题涉及到古汉语与化学知识,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化学学科知识的整合;按照考纲要求本次试题考查了基本的有机化学知识和实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电化学知识、弱电解质的电离等问题。II卷仍然按照高考真题题型有26题化学实验题,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滴定的计算、调节气压问题、气体参与的反应需要先通气体再加热;还考查了反应物充分利用的问题。 27题化工流程题,考查了Ksp和K的计算、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化学反应速率问题、根据信息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等问题。 28 题考查《化学反应原理》一书的内容,关系到盖斯定律、脱氮率的影响因素、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关于Ka及电荷守恒的计算,尤其是本题的最后一空要用到电荷守恒的原理和H2SO3的Ka2的计算,十分灵活。 选做题:35 题考查了电子排布式、第一电离能、等电子体、杂化和离子的空间构型、晶胞的计算等问题。其中第4小题关系到键角及氧氮原子提供孤对电子的能力大小比较的问题。36 题考查了单烯的加成和氧化、卤代烃的水解、酯化反应及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紧扣书本知识,考查的是学生的基础。 理综考试中普遍出现时间不够的现象,二模后的复习,同学们要多做限时训练,并加强专题训练,每位同学需要针对自己的情况作错题跟踪训练。期待三模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生物: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复习仍需回归课本 合肥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院黄威;合肥一中徐传义;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生物组;执笔人:李芬 本次“合肥二模”生物试卷整体上遵循考纲要求,知识点覆盖面较广,题目不偏不怪,难度适中,着重考查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分析、迁移和应用。因此,知识复习重在加强对核心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形成有序的知识网络。能力训练重在提高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具体来说,二模试卷主要突出了如下特点。 基础知识是根本 该试卷凸显了复习过程中基础知识梳理及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如选择题第1题重在理解细胞内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及其相互关系,第3题探究DNA是遗传物质经典实验,第5 题以大气中颗粒物PM2.5 为例考查内环境和稳态以及免疫调节,第29题第(1)问,分别考查捕获光能的色素种类、光合作用中暗反应中的物质变化,第31 题的第(1)(2)分别考查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的关键词,第32题考查群落的空间结构、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以及生物进化的实质等。这些考题不仅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也要求考生能够吃透考纲精神,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如果在平时的复习中,基本理论掌握不牢,再现知识时模糊不清,则很容易导致失分。所以后期复习仍需回归课本。 注重考查主干知识 试题主要考查细胞代谢、调节、遗传和生态等主干知识,要求能够理解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注重知识的联系、迁移和运用。如选择题第4题以孟德尔遗传分离定律为载体的计算、第6题以图片形式考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综合分析,还有第30题以及32题等。同时,试卷不回避常规题和传统题,但常规中有创新。此外,整套试卷图表信息丰富,类型多变,体现了对考生图表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的考查。例如第2、6、29以及30题,侧重考查在学科知识情境下,考生的识图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图文转换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等。 复习建议 走出误区,回归课本。不盲目拔高,仍需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对课本知识加以归纳、整理,把握主干知识,也要注意教材中小字部分和课后注释内容的复习。通过“回归”教材,做到温故而知新。 研读《考试说明》,把握命题方向。后期复习中,仍要不断分析《考试说明》中的经典题型示例,认真梳理考点,逐一过关。 坚持科学训练,做到规范答题。后期复习阶段,更要注意训练的科学性,多选做真题,多进行限时训练,有意识地提高读题审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答题要严密、科学、简短、规范,学会运用题干和书本上的“生物学语言、概念”(即用专业术语)描写答案,避免用大白话。争取在备考的冲刺阶段,不断提高综合复习的效率。 |